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变湿了吗?
2021-09-25
中国西北干旱区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干旱区,也是东亚和我国气候变化的上游地区。近年来,西北干旱区的降水发生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变化,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普遍关注。那么,西北地区降水的气候态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出现了哪些变化特征?我们利用1961~2018年西北地区144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,分析了西北地区降水的年、季时空变化特征,检验了西北干旱区盛行的降水三年周期的变化,主要结论为:
(1)过去近60年来,西北地区92%站点的年降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,只有甘肃东南部不到10%的站点降水呈减少趋势;
(2)季节尺度上,主要的降水增多出现在春、夏、秋季,超过75%站点的降水出现了增加的趋势。这反映出夏季风边缘地区的降水受到夏季风活动的影响显著,呈现出局地性和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。最显著的是,几乎所有站点在冬季的降水为增加趋势,但秋、冬季降水量的增加相对较少,反映了冬季风对西北地区降水影响的特点;
(3)进入21世纪以来,西北地区夏季和年降水量仍然维持准3 a周期特征,但春、秋季的周期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,冬季降水量近3 a周期相对稳定。这表明自然周期变化对降水增加的贡献并不大。
图1 1961~2017 年西北地区(a)春季、(b)夏季、(c)秋季、(d)冬季、(e)年降水量[绿(红)色箭头表示降水趋势增加(减少)]、气温(圆圈,单位:℃/a)的变化趋势和降水量标准差(等值线,单位:mm)。N 表示站点数,黑色加号表示降水量趋势通过95%信度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所有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均通过95%信度水平的显著性检验。图e中虚线框表示标准差较大的两个区域A、B
图2 1961~2018年年降水变率较大的新疆北部(图1中的A区域)(a),甘肃东南部(图1中的B区域)(b)月降水量(黑色柱状,单位:mm)、月降水量标准差(灰色柱状,单位:mm)、月平均气温(折线,单位:℃)
本文初步表明,过去几十年间,西北地区的降水量的确出现了增加的情况,但是,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的基本特征基本维持稳定,因此,其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也不会改变; 降水增加的区域处于西北内陆河流域,而黄河流域的降水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,因此,西北干旱区中内陆河流域的降水增加,既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大尺度水汽来源来解释,也不能归因为夏季风变化的结果,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。研究结果为探讨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的成因、机理提供了事实依据。
研究结果以题为“1961~2018年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”发表在最近出版的《大气科学》杂志。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91837205, 41975111)、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20YFA0608404、甘肃省重大研究计划20ZD7FA005的资助。
论文信息:王澄海, 张晟宁, 李课臣, 张飞民, 杨凯. 2021. 1961~2018年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[J]. 大气科学, 45(4): 713−724. doi: 10.3878/j.issn.1006-9895.2101.20216
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变湿了吗?
2021-09-25
中国西北干旱区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干旱区,也是东亚和我国气候变化的上游地区。近年来,西北干旱区的降水发生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变化,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普遍关注。那么,西北地区降水的气候态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出现了哪些变化特征?我们利用1961~2018年西北地区144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,分析了西北地区降水的年、季时空变化特征,检验了西北干旱区盛行的降水三年周期的变化,主要结论为:
(1)过去近60年来,西北地区92%站点的年降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,只有甘肃东南部不到10%的站点降水呈减少趋势;
(2)季节尺度上,主要的降水增多出现在春、夏、秋季,超过75%站点的降水出现了增加的趋势。这反映出夏季风边缘地区的降水受到夏季风活动的影响显著,呈现出局地性和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。最显著的是,几乎所有站点在冬季的降水为增加趋势,但秋、冬季降水量的增加相对较少,反映了冬季风对西北地区降水影响的特点;
(3)进入21世纪以来,西北地区夏季和年降水量仍然维持准3 a周期特征,但春、秋季的周期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,冬季降水量近3 a周期相对稳定。这表明自然周期变化对降水增加的贡献并不大。
图1 1961~2017 年西北地区(a)春季、(b)夏季、(c)秋季、(d)冬季、(e)年降水量[绿(红)色箭头表示降水趋势增加(减少)]、气温(圆圈,单位:℃/a)的变化趋势和降水量标准差(等值线,单位:mm)。N 表示站点数,黑色加号表示降水量趋势通过95%信度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所有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均通过95%信度水平的显著性检验。图e中虚线框表示标准差较大的两个区域A、B
图2 1961~2018年年降水变率较大的新疆北部(图1中的A区域)(a),甘肃东南部(图1中的B区域)(b)月降水量(黑色柱状,单位:mm)、月降水量标准差(灰色柱状,单位:mm)、月平均气温(折线,单位:℃)
本文初步表明,过去几十年间,西北地区的降水量的确出现了增加的情况,但是,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的基本特征基本维持稳定,因此,其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也不会改变; 降水增加的区域处于西北内陆河流域,而黄河流域的降水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,因此,西北干旱区中内陆河流域的降水增加,既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大尺度水汽来源来解释,也不能归因为夏季风变化的结果,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。研究结果为探讨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的成因、机理提供了事实依据。
研究结果以题为“1961~2018年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”发表在最近出版的《大气科学》杂志。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91837205, 41975111)、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20YFA0608404、甘肃省重大研究计划20ZD7FA005的资助。
论文信息:王澄海, 张晟宁, 李课臣, 张飞民, 杨凯. 2021. 1961~2018年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[J]. 大气科学, 45(4): 713−724. doi: 10.3878/j.issn.1006-9895.2101.20216